一是胸中有数。要求乡村干部在工作中,必须做到“四清”。即:一要目的清,思想认识跟上队,明确部署工作的意图,做到抓落实不跑偏;二要思路清,解决问题有办法,厘清开展工作的脉络,做到抓落实有条理;三要任务清,工作内容有本账,严守完成任务的时间,做到抓落实不打折;四要政策清,贯彻精神要准确,把握政策内涵和尺度,做到抓落实不走样。
二是胸中有责。在全乡树立责任意识,明确指出“责任比能力更重要”,倡导形成“有责才有为、有责才有威、有责才有畏”的良好氛围。有责才有为,才能把工作想在脑中、扛在肩头、抓在手上,才能把工作抓紧、抓实、抓细、抓好。有责才有威,才能创先争优,才能做到公正、公心、公允,从而赢得大家的公认。有责才有畏,才能履职尽责,才能不回避矛盾、不熟视无睹、不视而不见。
三是胸中有方。要求班子成员、乡直部门在工作安排中,绝不能简单“传话”,必须深思熟虑,一并提出方法、技巧;各村在抓落实时,也要结合村情民情搞好统筹。对每一项具体工作,都要求必须做到有部署就有谋划、要落实就有办法,坚决杜绝责任下卸和矛盾上交,更不能为了躲避一时一事的麻烦而随意许诺,甚至无原则的表态。
四是胸中有戒。坚守政治纪律底线,严格要求全体乡村干部,以“讲重作”活动为契机,狠抓个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,真正做到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工作推进持续注入不竭动力。严把财经纪律红线,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,切实保障干部清清白白干事、坦坦荡荡做人。常抓作风效能建设,严明工作制度,在签到、加班、请销假等小事中抓效能;严肃评先评优,在绩效考评、年度考核等大事中抓风气。